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资讯>文艺界>正文
文艺界LITERATURE & ART
文艺观察 | 让文艺推动社会向美而行
发布时间:2021-09-26 作者:文新达 点击次数: 打印 字号:TIT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文娱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资本逐利性导致了社会效益兼顾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出现了畸形病态审美、“饭圈”等乱象。同时,由于历史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等影响,部分人的审美观出现扭曲,“颜值即正义”“外貌崇拜”等错误观念颇有市场,以丑为美、低俗恶搞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某些“流量明星”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甚至违法犯罪,由于其粉丝众多、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不免对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审美观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文艺是时代风貌的集中表现,具有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提振精神的重要作用。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加强新时代美育建设,推动社会向美而行,文艺责无旁贷。这就要求创作生产一大批内外兼美的文艺精品。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掀起了诗词热、传统文化热,让人们感受到了文人志士的情怀之美,体会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生意境,培养了民众的诗词审美能力和水平。河南卫视春晚、端午晚会、中秋晚会等节目好评如潮、圈粉无数,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之美。广大文艺工作者应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结合起来,塑造更多既反映时代精神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人物,创作更多既具有时代新气象又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优秀作品,善于用艺术的方式,发掘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发挥文艺成风化人的作用,让人们在健康文艺的熏陶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认同主流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推动社会向美而行,需要发挥文艺理论评论的重要作用。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是文艺评论的职责所在。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应当聚焦优秀文艺作品、热点文艺现象,开展及时、有效、权威的文艺评论,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坚决抵制畸形病态审美,充分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应增强朝气锐气,针对文艺行业重点焦点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对文艺界违法失德的现象,及时予以批驳,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析事明理,凝聚共识。

提升社会审美水平,关键在于有一支德艺双修的文艺人才队伍。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首先需要塑造自己。文艺工作者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想要为提升社会审美水平作贡献,文艺工作者也需要塑造自己。应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自觉赓续中华文脉,坚持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到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为人民带来美的享受,赢得人民群众喜爱。



来源 | 《中国艺术报》

审核 | 吕 欣   刘宏艳


热门标签:
好书推荐
  •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作者:叶朗

    简介:一个有高远精神追求的人,相信世界上有神圣价值的存在。他们追求人生的这种价值并在灵魂深处分享这种神圣性。本书由此探讨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当代复兴、中国美学的传承和“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思考中国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强调人文教育、美育的迫切性。

  •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作者:向勇

    简介:本书作者力图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种阶段性的学术总结,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学”的理论范式。这里收录的文章既是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进人新常态之后的理论上的自觉回应,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视野。

  •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作者:顾春芳

    简介:本书主要研究戏剧和电影的意象生成,所选的三十余篇文章,既各自独立又内在统一,是对中国美学在当代艺术学研究中的现实意义的自觉和推进。

  •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作者:李道新

    简介:本书通过具体的电影史研究和电影批评实践,在对民国电影、冷战电影与跨国电影,特别是对中外电影史学予以论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作者:陈旭光

    简介:本书较为全面地汇聚了作者在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批评方法、艺术史、艺术批评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多个艺术门类批评前沿实践的丰富内容​,展现出艺术理性思考的深度、艺术批评实践的力度,以及对“艺境无涯”境界的向往之情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