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中国文艺家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图书> 人文社科>正文
图书BOOKS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

《传承人卷》按门类、批次、地区、项目等来安排条目。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门类,第一至第四批次,20多个地区,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比较详尽地叙述和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 作 者:冯骥才(总主编) 成功(主编) 了解作者详情
  • 出版日期:2015-05-15
  • 出 版 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059-9400-3
  • 价 格:400元
在线购买 收 藏
图书详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世代传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生活气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托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口耳相传,从而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在当今时代,人们意识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类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于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作为文明古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为人瞩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根脉,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一个民族的精神承续。如何将这些辉煌灿烂的重要文化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是以人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身怀绝技的传承人,他们是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储藏者和持有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离开了传承人,就会造成“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遗憾状况。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存在的基础、核心和灵魂,没有这些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失去了传承的脉络,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被人们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神。我国自2007年批准认定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始,至2012年底一共认定4个批次,共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个门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等各种方式,继承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他们肩负着将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普及和发扬光大的重任,因而为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修纂基本档案,让人们了解这些传承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基本信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012年,经中国文联出版社立项,并由中国文联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启动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计划,为这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修纂基本档案资料。我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多方收集相关传承人的资料,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描述传承人:1.其如何习得该技艺。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传承,还有神授传承等不同方式。2.其技艺特点或主要贡献,包括其代表作。3.传承人目前的传承情况,是否带有徒弟及传承方式。因为传承人除了本身技艺超群之外,他还有传承的任务,所以传承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因而我们在词条撰写过程中特别关注传承的脉络。有些可以找到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谱系,我们在传承人词条后面或者是词条本身都有谱系备注。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传承人的资料并不完整,有的甚至信息缺失严重,这成为本书的一个缺憾。无论怎样,我们尽其所能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它对于我们了解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是一个指南。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他们身怀绝技,也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珍宝,传承人就是珍宝的珍藏者,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宝在新时代更加夺目,焕发出时代的色彩,是传承人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爱护、尊重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际行动。希望这卷书可以成为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一个窗口,让人们借着它来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让文化传承的脉络借着它永远延续下去。愿我们编撰的此书,可以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编委会
2014年11月于北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