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朋友是怪咖,不许笑
- 作 者:怪物不二
- 出版日期:2015-05-27
- 出 版 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059-9957-2
- 价 格:32.8元
内容简介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看似奇葩和极品的人,他们讨人厌,他们矫情,他们不可理喻。比如那些自来熟的人,邋遢的女神,从不付账的女生,对你各种好却不追求的暖男,不避嫌的男闺蜜,最爱撬人墙角的女闺蜜,做作的文艺青年,自恋狂……
本书精选二十四个典型的“极品”人物,讲述他们特有的荒唐。一面分析如何与“极品”们斗智斗勇,一面挖掘他们成为“极品”背后的隐情。从当红“暖男”、“女神”,到传说中的“天才”、“中二病”,从随处可见的“自来熟”……本书通过对真实人物的刻画,清新、幽默地演绎生活,相信犀利的麻辣点评定会引起广泛共鸣。
作者简介
怪物不二,“怪物”是属性,“不二”是笔名。90后生产的爆款伪文艺女青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码字永远趾高气昂,做人永远死不悔改。为《男生女生》、《胆小鬼》、《萌芽》等多家杂志社撰写文章,既写小清新,也写重口味,常年神出鬼没。专栏主打文章《“异性闺蜜”需要揭穿》在人人网、新浪微博引发热议,“清华南都”、“我的前任是极品”等大V纷纷转载。同时《不付账小姐》等多篇文章获得豆瓣“一刻”鼎力推荐。
人如其文,犀利搞笑。极好读书,也练琴谱曲,写过剧本,拍过微电影,做过电台编辑,辗转三个城市独自生活,每天都在遇见新故事。最大的愿望是写出振奋人心的文字,让每一个读者感到愉快。
目 录
矫情可以,但别作死 /001
姑娘,你爱喝绿茶吗 /012女神之灾 /024
天才不合群原理 /036
“文艺青年”之怪现状 /047
“独狼”传说 058
致所有自称的“慢热”者 /068
“优越感”贵族与“难堪之境” /080
您的朋友负债中 /090
“习惯性获得”与“习得性无助” /100
“嘴贱小姐”这二十年 /110
“怕寂寞”先生求婚记 /121
杀熟者,绝交无赦 /21
“圣母”来了 /143
从“暖男”说起 /155
人类“寄生兽” /167
长舌男女 /178
“自恋癌”晚期患者病历单 /191
从今天起,给炫耀者点赞 /203
“面具姐”的风和日丽 /214
“不高兴”小姐的处世哲学 /224
那些生活中的“习惯怪” /235
后记:我有许多朋友 /247
后记:我有许多朋友
我第一次想要写跟人有关的事,大概是在2014年的8月。那时候我独自在南京实习,天气炎热,生活无趣。
每天我走路半个小时上下班,时常心血来潮买很多食物带回小小的出租屋里,然后因为吃不下而堆满在桌上。大部分的时候我兴致勃勃,零星的时候感到孤单。不知道是不是孤单的气质向来易发散,打电话或发消息给我的人数在那段时间激增。也许是不必担心面对面的尴尬,很多朋友开始喜欢对着我倾诉,说他们遇见的一桩桩事,遇见的一个个人。我显然不能胜任“知心姐姐”这个角色,总也给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可他们讲给我的人和事,却让我看见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对我的一个朋友说,我想把这些人的怪事都写出来给大家看。
朋友说,你这样有点烦人噢。
当然还是写了, 于我来说算是个新尝试。第一次写作的是《“异性闺蜜”需要揭穿》,不曾想过这一篇小小的文章,竟然收获了很高的关注,转载数量惊人。我第一次收到那么多的评论跟私信,有人对我的看法表示赞同,有人质疑,也有人对我倾诉他自己的故事。我为了那一则文章能够引起共鸣而感到高兴,萌生了想要写更多有意思的“人”的念头。说实话,一直给悬疑杂志供稿的我,平时很少有如此直接地跟读者们交流感想的机会。这种模式的写作也跟小说的创作有很大不同,我开始产生了兴趣,并开始认真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有了后来同样被各类订阅号推送或转发的《不付账小姐》、《暖男,你热到我了》等文章。有人开始因为这些文章而认识我,喜欢我,但也有人因此而讨厌我。我看那些表示不喜欢的评论,有说我在自己抱怨的,也有说我在给人贴标签的,确实给我敲响了警钟。我思考自己是否有一些哗众取宠的倾向,毕竟这与引起共鸣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可以说,最初写作“怪咖”们,是抱着轻松愉悦的态度。后来渐渐严肃了很多,在语言上也更加谨慎了。不想变成只会指责别人的那类人,我只想做一个有趣的会讲故事的家伙。调侃都来自善意,我没有资格去界定大家心里的对与错。我写作这些“怪咖”的初衷,是把事件讲出来分享,希望能够引起共鸣,让更多的朋友们共勉。如果说只是为了单纯的抱怨,那么未免显得太过狭隘了。
也有人说,真是心疼你的朋友们,个个都被你拿出来写。
其实并非如此。在本书里所讲述的这些人物,我自己经历得少,别人经历得多。为避免引起当事人的困扰,不仅全部采取假名的方式,有的时候更变换了“性别”、身份以及与“我”的关系。而且绝对没有任何刻意抹黑的成分。我始终认为这是一本有趣的、和平的小书。不必要按照那些分类来给自己划分标签,因为人本来就是不同的。我们把特点拿出来分享,但不会因此去界定每个人。你自有你的可爱与可恨之处,要如何调整,希望能随你的心愿。
这一本小小的书的出版,为今后还将继续用心写作的我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非常感谢为此书出力的各位编辑老师以及出版界前辈们,感谢我的读者们给予我的宽容与等待。而万物归一,更要感谢的还是我的朋友们。他们才是我灵感的源泉,也是我写作的重要动力。
愿这是一本你能和朋友们一起欢笑着阅读完的书。愿你和你的朋友们,愿我和我的朋友们永远相伴彼此,永远愉快。
正文试读
矫情可以,但别作死
这种悲剧的前车之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男人教训女人的说辞。其实这很可笑,因为就我知道的人中,有过三个在争吵中跳车的人,其中两个都是男性。同时我以为“跳车”不是事情的关键,它大概可以浓缩为某一种象征性的行为。这种行为时常在无视人类生理局限的情况下,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经过千百年来的社会变迁,人类语言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行为越来越精准的语言表述也渐渐为世人所熟知。不知道几十年之后的人类如何称呼这种行为,总之今天我们给它的定义是——作死。
智慧的古人们一定说过类似于“不作死就不会死”的至理名言,但我猜测那十有八九是跟忧国忧民的大事有关,不一定会谈及爱情。当今有个人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陷,我称他为“国内反矫作第一人”,他是我的读者,名叫张小容。
张小容是个男性,而且是直男。我的读者里,男性并不是太多。再加上他自报家门时的这个名字,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他的性别存疑。他喜欢说话,轻微的话痨倾向,对吐槽事业有着无尽的热爱。他找到我的微博,粗略地查看了一圈后,给我发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嘿,没想到你这人还是挺矫情的啊。”
我非常生气。结果他又飞快地发来一句“如果是真矫情的人,此刻就会恼羞成怒”。我决定不予理会。没想到他的下一句话来得更加及时“当一个人恼羞成怒的时候,就会对我的话不予理会”。如此迅疾的一连串绝杀令我插翅难逃。我不得不佯装出女神气质,牵强地回复了一句“感谢您的关注”。他却乐呵呵地发过来“不客气不客气,嘿嘿,我是张小容啊,我是你的读者”。
张小容真的是我的读者,他看过我的绝大部分作品。从我在杂志上发表的悬疑小说,到后来在网络上开起来的情感专栏,他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篇文章。他跟我聊这些文章的时候,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令我内心很感动。不过这种感动还是不能消除他指责我“矫情”时带给我的愤怒。张小容告诉我,不要放在心上,只不过他这个人最看不得别人矫情。他说矫情会毁坏生活。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特地讲述了一个故事给我。故事的主人公当然是张小容本人,尽管他刚开始试图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英俊高大的“别人”,但还是在声明这个“别人”有点话痨时露出了马脚。很快他承认这是他一段真实的爱情经历,可以拿来警醒世人。
张小容读大学的时候,跟小自己一年级的师妹恋爱。师妹漂亮活泼,活泼起来三五人不得近身,因此张小容追求她时着实费了些工夫。两人恋爱的初期一度很甜蜜,可渐渐的,师妹的一些“病状”逐步暴露,令张小容苦不堪言。
首先,师妹在QQ上的个性签名就把张小容吓得不轻——四个字,天性凉薄。追她的时候不敢提意见,后来成为了恋人,张小容立刻吐槽力全开,说这个签名过于虚伪。师妹很不满,对张小容的嘲笑不予理会。隔天再打开师妹的微博,九张加了五层以上滤镜的自拍配上一句“做一个淡淡的女子,冷暖自知”。
张小容还在看着呢,师妹一个电话打了过来,劈头就问,你看见我微博了吗?你为什么不点赞?你为什么不转发加评论?你到底关不关心我?你到底爱不爱我?你爱我你为什么不看我微博?你看我微博你为什么不点赞……
一连串的狂轰滥炸炸晕了张小容。他急忙表示,刚刚看见,立刻点赞,转发评论,马上就干。就一个微博的事何至于闹到质疑我对你的感情啊,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好不容易把女朋友哄得挂了电话,张小容再度打开微博,挑战他人生信条的时刻到了。一直以来他都标榜自己最不喜欢看别人矫情,如今却要转发这样一条矫情的微博了,人生果然冷暖自知。深思熟虑以后,张小容战战兢兢地输入转发评论:“好”。为了避免女朋友再生气,他索性把这里的每一条原创微博都赞了一遍,附带着转发了一个“好”字。
这种行为当然是出于他的本意,可惜考虑不够周全。张小容的一些朋友,还不知道他转发的这位博主是他的女朋友。他们只看到这一天上午,张小容狂转微博,首页上一时间布满一个女孩的自拍加上诸如“我的翅膀,被一滴泪烫伤,飞不到天堂”的警世恒言,搭配那一个意义不明的“好”字,产生了很好的喜剧效果。朋友们以为张小容挖到了个矫情的博主,正在对准这位博主开炮,干脆一窝蜂地涌去围观。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还大大方方地留下了“张小容观光团”的名号。起先师妹以为自己要成为网络红人了,后来还是在接连十几条的“哈哈哈哈哈”评论里明白了真相。
可怜的张小容经历了暴风雨般的洗礼,师妹连着跟他闹了三天,不停地发脾气,不住地找茬,怎么哄都哄不好。张小容说,你到底想让我怎么样?师妹说,我要你答应我,就算整个世界都背叛了我,你也要站在我身后,背叛全世界。张小容抽动着嘴角,说好哒。
原来这句话里“整个世界”暗指的是社交网络平台。师妹凭借那句“好哒”,顺利收缴了张小容的微博等一系列账号,从此她是自己一个号,男朋友一个号,一个号发,一个号转,忙得不亦乐乎。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小容登陆自己的微博,看见最新转发的一条微博,当然是师妹的最新自拍。师妹的原博配文是“我们是刺猬,拥抱的同时也被自己刺伤”。师妹用张小容的账号转发时写的配文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我很震惊张小容为何能把这些句子记得如此清楚,他表示看得太多了,已经与他本人融合为一体。时不时翻出来想一想,也算生活里的一大乐趣。
果然喜剧就是过了时的悲剧。那时候在恋爱之中的张小容并不感到快乐,对于苦心孤诣才追到的女朋友有些矫情这回事,他非常难受。故事讲到这里,我还并未觉得师妹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也许再过一段时间,等到她更加成熟了,必然不会再玩“我们是糖,甜到忧伤”这一套。况且谈恋爱的过程就是双方相互包容、磨合的过程,绝不可能没有任何矛盾。在我看来,越早暴露矛盾才越好,起码彼此坦诚相处,这样才能收获真实的爱情。张小容说他赞成我的观点,只是事情的后续发展不再只是矫情这么简单了。
跟一些情感细腻的姑娘们一样,师妹非常在意张小容究竟有多爱他这个问题。为了得到准确的答案,她想了许多办法来考验张小容。有一次,张小容在前往期末考试考场的路上,接到师妹电话,哭得泣不成声,说自己肚子疼得要命,路都走不了。张小容吓得立刻飞奔到她宿舍楼下,让宿管阿姨陪着来到师妹宿舍,打算背着她直接送医院。不料门一开,师妹笑嘻嘻地坐在床上一边吃零食一边追韩剧,根本就是没事儿人。
张小容一头雾水,连着问这是怎么回事?肚子不疼了?自我痊愈了?
师妹高兴地告诉张小容,别傻了,我身体好着呢,刚刚那是考验你。张小容脸色一变,说我这马上有期末考试呢,你挑这时候考验我?
师妹振振有词,那当然了,考验的关键就是看在你心中是我重要还是你的考试重要,看来你很合格嘛!
张小容来不及高兴,飞身出门朝考场一路狂奔。尽管他跑得心肝脾肺肾都要掉出来了,还是难抵迟到的事实。好在老师心地善良,同意他进门考试,不过成绩上要扣分。扣分也成,张小容认了。那天他带着一肚子火答题,交完卷子后就决定好好教育师妹一番,这种胡闹无论如何都不能上演了。
可悲的是,张小容的教育没有得到他预想中的效果,反而产生了反作用。师妹本来认为张小容今天的表现可圈可点,日后可以考虑不再这样折腾他。没想到这家伙秋后算账,揪着自己说了一堆大道理,这种说教明显不是爱情中应有的表现。就凭这一点,师妹决定把今天的考验结果作废,后续的考验将在时间的长河里不定期出现。
接下来的一次考验触怒了张小容。当时恰逢七夕节,张小容给师妹买了玫瑰花作为礼物。师妹说送花太过于表面了,她不喜欢,她更喜欢实在的。张小容问师妹要什么,心里直打鼓,害怕听见钻戒之类的答案。不料师妹说,我要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你爱我。张小容很傻眼,问,怎么证明?他生怕师妹要他组织个“快闪”表白,又或者当众下跪之类的。师妹说,我要你去蹦极,跳下去的一刻说你爱我。
张小容的内心崩溃了。他明确地告诉师妹,他有高度近视,不适合参与这样的极限运动,希望师妹谅解。然而师妹根本不相信,立刻发起火来,哭闹着说张小容就是不爱她,为了她一点儿险都不敢冒,这算什么男人!
她刚开始哭闹的时候,张小容还一个劲儿地解释跟道歉,差点儿就真的要跪下了。师妹不依不饶,硬要看到张小容的诚意。她说电影里的男主角可以为了女主角克服恐高症,怎么他张小容就不能为了自己克服一下呢?张小容心里冒火,你看我这高度近视能自我克服吗?他越想越气,干脆选择放弃了,一言不发地站在那儿。此时师妹已经意识到自己势单力薄,于是打电话叫来了几个他们共同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围攻张小容。
朋友们来了之后,开始果然站在哭哭啼啼的师妹一边,众口一致地讨伐张小容。可等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们的感情立场就变了,反过来劝师妹。师妹哭得梨花带雨,长篇大论地回忆自己对张小容有多么好。张小容稍微有点动容,就主动示好,想要不这一页直接翻过去算了。想不到的是,一看见他的脸色有所缓和,师妹就立即再度把蹦极一事提上日程,甚至还声明鉴于他刚刚的错误表现,他必须连蹦两次。
朋友们陷入混乱之中,感觉眼前这个妹子要求果然有些过分。而一旁的张小容早已看穿了一切。他意识到师妹的“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也许是她把张小容的忍让当作了衡量爱情的指标。而张小容究竟还能给出多少忍让,他自己也不清楚。
这次的矛盾因张小容的不妥协引发了漫长的冷战。借此机会,他开始对眼前的这段爱情展开自省。原本他以为谈恋爱是个快乐的过程,就算有争吵应该也是甜蜜的。可师妹渐渐成为了他的负担,让他心生畏惧。他总得想办法去讨好师妹,但无论怎么做,好像都是他的错。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深深折磨着他,令他感到自己总是在付出,却始终没有回馈。更可怕的是,就基本的日常交流而言,他不知道师妹说的哪一句话是真心话,哪一句话是故意说出来测验他,他不知道师妹的每一个问句要怎么接才合适,不知道师妹发布在社交网络上的“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是不是说给自己听。如果张小容还可以称为“少年”,那么他很想回答“不好”。因为他无法想象跟一个这样“作”的女孩子组建家庭。
当这种想法出现后,张小容开始思考如何和平地提出分手。他不喜欢师妹的行为,不代表别人也不喜欢,千万不能耽误人家追求真爱。就在他开始想分手办法时,他接到了师妹主动打来的电话。与往常每一次吵架一样,师妹问他,你知道错了吗?
以前的固定戏码是这样的:张小容说,我错了。师妹问,你错哪儿了?张小容说,我错在不该惹你生气。师妹问,你知道我为什么生气吗?张小容说,因为我惹你生气了。师妹问,所以你知道错了吗?张小容说,我错了。师妹再问,你错哪儿了?
这种毫无意义的对话可以不断重复,甚至重复一整天。现在身心俱疲的张小容不打算按规矩出牌了,他冷静而平和地对师妹说,我觉得我们需要谈谈。任何一个人都明白,爱情里的理想局势是嬉笑怒骂,永远没个正经。一旦出现“我觉得我们需要谈谈”或“我有件事想告诉你”这样旗帜鲜明的经典用语,就意味着好日子基本到头了,感情角斗士们开始兵戎相见。师妹很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出于自我防卫,她先哭了起来,抛出一连串“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然后就挂了电话。张小容再打过去,发现打不通了。发消息也发不过去,原来是被加入了黑名单。
愤怒值不断窜升,张小容决定,师妹做初一,他必然要做十五。于是一不做二不休,飞快地也将师妹拉入黑名单,出门找朋友喝了顿大酒,决定完全忘掉师妹这个人。在过了大概一周之后,他被朋友喊出来,说师妹在宿舍要吃安眠药自杀,叫他必须去一趟。张小容飞快地去了,进门之后看见完好无损的师妹,才知道自己又一次上当了。
“你还是很在乎我的。”师妹得意洋洋地说。她就等着张小容点头,一个公主抱把她抱起来,然后两个人和好如初。可惜并没有。
张小容平静地说:“不是多么特别的在乎,我只是希望你好好地活着,而且是诚实地活着。”
师妹尴尬地看了他一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小容说:“不要再反复测验别人的真心了,不要再‘作’得别人筋疲力尽,没事多读点书,不要再用矫情的言辞来粉饰自己。”他说完后就走了,背影大概很帅,可惜他自己无从得知。他跟师妹分手的事情,在整个学院里流行了好一阵,成为人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他听许多人总结了他的“几宗罪”:什么“不懂得女孩的心思”啊,什么“过于懦弱不敢为爱牺牲”啊,云云。不过他并没放在心上。毕竟感情究竟是怎么没的,大概只有当事人才真正知晓。
他给我讲了这个故事后,我很同情那个时候的张小容。这场恋爱的快乐太少,担忧太多,想必他很辛苦。与师妹分开后,张小容继续将反对矫情运动进行到底,但在“矫情”后面加了另一个词——“作死”。并且还成立了一个小团体,简称“反矫作联盟”,只是私下里叫叫,还没出名,不过我以为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倒是真的前途无量。
我很感谢张小容的这个故事,问他有没有什么作为过来人的忠告。他想了想,一改话痨本色,言简意赅地说了八个字:矫情可以,但别作死。
果然很有道理。爱情里依靠的核心是信任,而这信任绝非能够靠“试验”来得到。恋爱很美好,可以偶尔矫情,让它更有情调。但是千万别作死。
版权页
-
-
学校管乐团训练教...
作者:唐嘉宏简介:
-
-
学校管乐团训练教...
作者:唐嘉宏简介:
-
-
学校管乐团训练教...
作者:唐嘉宏简介:
-
努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全国文艺界...
2022/10/18 -
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2022/06/21 -
推动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
2022/03/02 -
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年度工作表彰大会暨202...
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