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中国文艺家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图书> 人文社科>正文
图书BOOKS
  • 冬奥梦 冰雪情——冬季运动知识读本
冬奥梦 冰雪情——冬季运动知识读本

冬奥梦 冰雪情——冬季运动知识读本

国内第一本全面、准确、权威介绍冬奥会知识、2022年冬奥会申办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规划的知识读本。
  • 作 者:杨澜 易剑东/主编 了解作者详情
  • 出版日期:2016-07-01
  • 出 版 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190-1686-9
  • 价 格:58元
在线购买 收 藏
图书详情

图书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准确、权威介绍冬奥会知识、2022年冬奥会申办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规划的知识读本。以内容准确权威、语言生动流畅、多讲人物故事、篇幅短小精悍为撰稿原则,配以精美手绘插图,使本书图文并茂。三条线索贯穿全书 :(1)文字线索:正文各章以史实和人物为线索,讲述完整故事;(2)图片线索:正文中插入丰富多彩的图片使文字具象化,使故事和知识饱满可感;(3)旁白线索:正文中间适当插入小知识、小故事、小表格、小贴士,丰富背景材料,增加 本书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

 

作者简介

主编杨澜,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及企业家。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作为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代表北京作申奥的文化主题陈述,三次参与北京申奥工作。主编易剑东,著名奥林匹克学者,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委会副会长。

 


目录

上篇·百年冬奥之路

01 奥林匹克从远古走来

02 夏蒙尼的起步和北京的期待

03 中华儿女的百年奥运情怀


中篇·开启冬奥之门

04 踏入冰封雪飘季

05 一不小心创造了历史

06 纯洁的冰雪 激情的约会


下篇·飞扬冬奥之梦

07 走向精彩·非凡·卓越

08 冰雪英雄梦想飞扬

09 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附录

后记



序言

 

2015年,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再次点燃了中国人的奥运热情。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谈到2015年全国最给力的几件喜事,其中之一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获得成功。

 

2015年12月31日,央视的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毋庸置疑排在首位的还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获得成功。

 

有幸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此时此刻的自豪感自不待言!作为一个从业二十多年的媒体人,能有幸三次与北京申办奥运结缘,此乃我人生的机缘!

 

1993年9月23日,作为央视的记者、主持人,有幸参与了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目睹了北京第一次冲击奥运会举办权的希望与哀伤。虽然北京最终以两票之差与2000年第27届奥运会擦肩而过,但却为后来的申办成功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就我个人而言,也积累了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

 

2001年7月13日,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9位陈述人之一,在莫斯科世纪剧院,面对国际奥委会的106位委员,我用自己的真情实感,给他们讲述中国和北京的巨大变化;讲述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七百多年前描写的东方故事;更向委员们展现了7年后将付诸实施的奥运火炬翻越珠穆朗玛峰的神奇景象。

 

2015年7月31日,作为北京申冬奥代表团的陈述人,我又一次站在国际奥委会89位委员面前,向他们描绘北京广泛的民众支持,雄厚的经济实力,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亿万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和中国体育市场的巨大潜力。让他们相信,7年后的北京,将和7年前那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一样,向世人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在吉隆坡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期间,我还有幸与体育界的杰出代表姚明、杨扬、李妮娜以及冰球少年宋安东并肩战斗。尤其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刚满18周岁的冰球小将宋安东,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男孩儿,一个痴迷的冰球爱好者。他9岁到美国学习打冰球,和更多来自中国的青少年一样,宋安东刻苦勤奋,又有悟性,在冰球技艺和文化学习方面突飞猛进。终于在2015年6月27日北美冰球职业联盟(NHL)选秀中,成为第一个入选的中国运动员。


巴赫主席宣布北京赢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引发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欢乐场面,仿佛就在昨天。喜悦之余我们也思考着未来的使命。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是我们做出的承诺。与此同时,曾全程指导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罗格主席,在近期向北京的建言中,也提出一定要让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尤其是热爱冰雪运动的年轻人。


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北京冬奥申委的同事们创作了这样一副对联:


天时地利人和,廿月辛劳,创冬夏同城,赖以四票险胜;


建馆修路富民,七年筹备,虽京张联手,亦须万里长征。


这副对联概括了近两年的申办历程,既感叹胜利来之不易,更道出未来筹办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与艰辛历程。


每念及此,深感重任在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想一起为青少年做点事情。基于这样的诉求,大家一齐动手,编写了这本《冬奥梦·冰雪情——冬季运动知识读本》,奉献给热爱冰雪运动的朋友们。


我们真诚地希望,更多的冰雪爱好者和青少年,能够通过浏览这本书而分享奥运知识、领悟奥运真谛,从心底里热爱、从行动上实践冰雪运动。这才是冬奥会带给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富。


再次表达我们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美好祝福。


是为序。

杨澜

2016年2月4日


内容试读


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体系是实现奥林匹克理想的载体与途径。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了以奥运会、冬奥会、青奥会和冬青奥会为支撑的活动体系。各类奥运会尽管项目类别或面向的群体不同,但一般都有着共同的活动内容,包括竞赛、仪式、艺术节等。


擎天之柱:奥林匹克赛会


国际奥委会举办的奥运会、冬奥会、青奥会和冬青奥会都遵循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周期。目前,奥运会与冬青奥会同年举行,冬奥会与青奥会同年举行。




▲ 2014年索契冬奥会北欧两项颁奖仪式上的运动员


奥运会规模最大、最隆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旋律,名义上至今已举办30届,实际上举办了27届,有3届因两次世界大战而停办,但仍照奥林匹克周期计算届次。2008年,北京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2016年8月,第31届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这是奥运会第1次来到南美洲。2020年,亚洲将在日本东京迎来第4次奥运会。


冬奥会自1924年至今已举办22届,因战争停办了两届,并未计算届次。1992年以前冬奥会与奥运会同年举行,其后则间隔两年举行,即冬奥会改在奥林匹克周期的第3年举办。最近两届冬奥会都将在亚洲举行,2018 年在韩国平昌,2022年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亚洲随之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外举办冬奥会的第3个热点区域,成为世界冬季运动的第三极。


2007年,奥运会家族又增加了新成员,国际奥委会决定创办青年奥运会。它是一项专为15岁至18岁的年轻人设立的奥运赛事,有机整合了体育、教育、文化内容,鼓励青年人践行奥林匹克价值观。与奥运会一样,根据项目类别, 青奥会也有夏季、冬季之分。2010年首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中国南京举办了2014年第2届青奥会。首届冬青奥会2012年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 挪威利勒哈默尔则举办了2016年第2届冬青奥会。


▲ 2010年温哥华冬残奥会坐式越野滑雪比赛中的中国运动员


在国际奥委会举办的赛会之外,奥林匹克运动家族还有其他一些成员, 它们包括:专为肢体残疾人、视力残疾人举办的残奥会和冬残奥会,专为听力障碍者举办的聋奥会和冬聋奥会,专为智力障碍者举办的特奥会。其中,只有国际残奥委会举办的残奥会、冬残奥会与奥运会相伴而行。残奥会始于1960年,已举办14届; 冬残奥会始于1976年,已举办11届。1988年,国际奥委会做出规定,残奥会要与奥运会在同一年、同一城市举行。2001年,国际奥委会与国际残奥委会又达成协议,从2008年奥运会开始,残奥会不仅将在奥运会之后的相同城市举行,还应使用相同的场馆和设施。


体育之美:奥林匹克竞赛


竞技运动比赛是奥运会的核心内容。国际奥委会关于奥运会比赛项目有大项、分项、小项之分。简单地说,一大项就代表着一个国际单项联合会,而一小项就意味着会产生一枚金牌。


目前共有35大项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夏季奥运会有28大项,按照金牌数量由多到少,包括田径、游泳、体操、摔跤、自行车、射击、皮划艇、举重、柔道、赛艇、拳击、击剑、帆船、跆拳道、马术、网球、羽毛球、射箭、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手球、曲棍球、现代五项、铁人三项、高尔夫球和七人制橄榄球。2016年里约奥运会将设28大项、306小项。棒球和垒球于2008年奥运会后正式退出奥运会比赛,高尔夫球和七人制橄榄球则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进入奥运大家庭。


冬季奥运会有7大项,包括滑雪、滑冰、冰球、冰壶、雪车、雪橇、冬季两项。2014年索契冬奥会设98小项,而2018年平昌冬奥会将增至102小项, 冬奥会金牌总数首次突破100枚。


冰壶
雪橇
雪车
冬季两项


为了提高关注度和增加广泛性,许多运动项目争先恐后跻身奥运会,但让奥运会“减负”“瘦身”一直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呼吁和国际奥委会考虑的重点。


青奥会与冬青奥会的比赛项目均是参考了奥运会、冬奥会的项目而设置,并更多地考虑了青少年的特点。2014年南京青奥会共设28大项222小项的比赛,组委会进行了赛制创新,在其中15大项17小项设置了不分国籍、不分性别的混合混编团体赛。


此外,组委会还根据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提议,创设了“体育实验室” 项目,把在青少年中广泛流行的武术、攀岩、轮滑和滑板比赛引进青奥会进行展演,体现了青奥会贴近青年、聚拢青年的创意。


文化之光:奥林匹克仪式


现代奥运会最引人瞩目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独特而完整的仪式。可是当年顾拜旦设计并推出这些仪式时,却被一些人视为“戏剧性的表演”“有损比赛严肃性的毫无意义的闹剧”。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包括火炬传递、开闭幕式、颁奖仪式等在内的奥林匹克仪式已成为奥运会最具魅力的华彩乐章,它对媒体和大众的吸引力甚至超过了体育比赛本身。


传递奥林匹克圣火,是古代奥运会的传统。奥运会开幕前,由祭司从圣坛上燃取奥林匹克之火,所有运动员一齐向火炬奔跑,最先到达的3名运动员将高举火炬跑遍希腊,传令停止一切战争,开始4年一度的奥运会。


现代奥运会恢复后,1912年顾拜旦提出了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9届奥运会上,主办者第一次在主会场点燃了象征和平的火炬。自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都要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遗址前举行庄重的圣火采集仪式。身着古装的希腊少女用聚光镜采得火种,用火炬传到雅典,再由雅典接力传到主办城市,最后在开幕式上进入会场,由主办国著名运动员手执火炬点燃熊熊火焰,直到闭幕式再缓缓熄灭。


开幕式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人们甚至说精彩的开幕式意味着奥运会成功了一半。它将体育、音乐、艺术表演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既庄严隆重,又绚丽多彩,既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又要展现出主办国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同时还要表达对各国来宾的热情欢迎。1908年伦敦奥运会为人们奉献了现代奥运史上第一个开幕式。此后,历届奥组委都为筹划一场令人难忘的开幕式费尽心思,为即将开始的奥运会定下基调。


▲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


与开幕式的庄严和隆重不同, 闭幕式营造的是四海一家、轻松欢乐的气氛。尽管开、闭幕式上都有运动员入场式的固定程序,但形式有所不同。开幕式上各代表团按主办国语言的字母顺序列队入场,但有两个代表团例外,奥运会的创始国希腊代表团最先入场,本届奥运会的主办国代表团最后入场。而在闭幕式上,各代表团的旗手按开幕式的顺序形成纵队入场,他们身后是不分国籍的运动员队伍,结束比赛任务的他们倍感轻松,纵情享受奥运会带来的激情与欢乐。



▲ 北京2008年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加拿大运动员


回归教育:奥林匹克文化节与青年营


作为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林匹克文化节与奥林匹克青年营不但丰富了奥运会的活动内容,而且发挥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教育功能。


从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起,连续7届奥运会都设有以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为题材的建筑、绘画、雕刻、音乐和文学作品比赛。后来由于评判标准难以掌握等原因,1948年伦敦奥运会后停办了艺术比赛,改为在奥运会期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表演和展览活动,即奥林匹克文化节。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将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青年的重要载体。


同样是在1912年奥运会期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为了扩大奥林匹克的影响,邀请了来自欧洲的1500 名青少年,在奥林匹克赛场周围搭起帐篷,举行各种活动,这就是奥林匹克青年营的发端。青年营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创造了一次独特的奥运经历,提供了在奥林匹克旗帜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奥林匹克理想。


除了以上活动形式外,还有大洲运动会,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和科学活动,“奥林匹克日”等大众体育活动,奥林匹克团结基金的援助活动, 奥林匹克奖励活动,奥林匹克休战活动,等等,这些也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组成部分。在各级奥林匹克机构的组织下,这些活动与奥运会彼此呼应,共同构成了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体系,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后记


2008年,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感召下,在“我家大门常打开, 北京欢迎你”的歌声里,中国人圆了百年奥运梦,成就了北京奥运会的无与伦比。


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成功,中国人的冰雪中国梦再次起航。曾几何时,冰天雪地被缺衣少食的先辈们视为畏途;而如今,时移世易, 衣食富足的我们期盼着在冰雪世界里惬意滑行、激情跃动。


2016年是冬奥筹办元年,冬奥会瞬间催热了这个雪季。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冰情雪韵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让冬季变得更加激越和精彩,让人们变得更富激情与活力。完全可以想象,6年之后,3亿人的踊跃参与将使中国冰雪运动在世界冰雪运动版图中强势崛起。


我们曾从不同层面参与过奥运工作,希望为2022年冬奥会略尽绵薄之力, 于是就有了编写一本冬季运动知识读物的尝试。书成之时,7月将近,我们愿将这本小书献给申办冬奥会成功一周年纪念,献给所有热爱冰雪运动的朋友们,让更多人了解冬奥、结缘冰雪。


杨澜女士、宋宇先生主持本书编写工作,易剑东教授担任主审。杨俊义、翟立超、张硕等参与撰稿,黄姝为本书绘图,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为本书题写书名。中国文联出版社朱庆社长、责任编辑王柏松、美术编辑谭锴为将本书呈献给诸位读者付出了诸多辛劳。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


当然,本书匆忙编就,不足甚至错误在所难免,祈望方家指正,以便再印时修订。本书所用部分图片,未能及时联系到版权所有人,在此致以歉意,请看到本书后与我们联系。


编 者

2016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