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中国文艺家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图书>美术> 美术>正文
图书BOOKS
  • 崔瑞鹿画集
崔瑞鹿画集

崔瑞鹿画集

此书为崔瑞鹿先生的个人画集,其中有作者的简介、生活照、合影及其作品60余幅。主要是介绍崔瑞鹿先生2000年以后的写意作品,其中有山水、花鸟、风景等,崔瑞鹿先生的作品新颖、个性鲜明,能够弘扬中国当代国画,宣传写意花鸟画技法。
  • 作 者:崔瑞鹿 了解作者详情
  • 出版日期:2015-04-01
  • 出 版 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059-9857-5
  • 价 格:380元
在线购买 收 藏
图书详情

图书简介

此书为崔瑞鹿先生的个人画集,其中有作者的简介、生活照、合影及其作品60余幅。主要是介绍崔瑞鹿先生2000年以后的写意作品,其中有山水、花鸟、风景等,崔瑞鹿先生的作品新颖、个性鲜明,能够弘扬中国当代国画,宣传写意花鸟画技法。



作者简介

崔瑞鹿原名崔瑞禄,1944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喜爱美术,擅长大写意花鸟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书画院院士、北京市花鸟画研究会理事、山东齐鲁春书画社名誉社长、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客座教授、兼任湖南科技大学建筑艺术系客座教授。现任京北画院院长。15岁拜蔡一民先生为师,学习祝枝山、王铎诸家书法。16岁拜当代写意画大师李苦禅为师,收为入室弟子,追随李苦禅先生二十四载;亦曾受教于许麟庐、郭味蕖、秦仲文、黄永玉诸先生。崔瑞鹿作品风格浑朴旷达,风韵飘逸,意境清隽,个性鲜明。无论在构图、造型、着色上都进行了大胆而成功的探索,在当代画坛中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瞩目。


作品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亦曾先后在云南、北京、广东、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广受好评。


1980年被荣宝斋收入《当代画家名录》。

1984年在云南昆明举办个人画展。

1985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1985年同李苦禅大师及部分弟子赴日本展览。

1985年多幅作品入选《中国青年国画家作品精选》。

1988年获“孔府家酒杯”书画比赛国画组一等奖。

1990年被《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列传。

1991年作品《春晓图》被中南海珍藏。

1992年六幅作品入选《唐人诗意百幅画集》。

1993年作品《薰风归鹤》、《春曲》、《春晓》参加荣宝斋举办的《现代名 家画展》并出版画集。

1994年被收入《北京画家名鉴》。

1995年应北京电视台特邀拍摄并播出了《崔瑞鹿写意花鸟画技法》十集电视 片,同年被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大全》。

1996年作品参加中韩书画交流展。作品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入选《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并颁发了《世界书画名人证书》;同年中国文 化政策委员会拍摄的《中国画家一百人》,崔瑞鹿的专题题目为《驰誉丹青》。

1997年作品入选《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选》、《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收 藏指南》。

1998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中国到崔瑞鹿家中做客。

1998年作品《春趣》、《金秋》为英国白金汉宫收藏。

1998年崔瑞鹿被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礼聘为髙级画师和髙级名誉院士。

1999年入编《21世纪人才库》、《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并被评为 “国际银奖艺术家”。同年入编《世界艺术家名人录》、《世界华人英才录》。

200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崔瑞鹿画集》。

2005年在钓鱼台国宾馆与到访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先生进行了交流,其作品 《年年有馀》被韩国总统珍藏;同年出版《名家名画-崔瑞鹿花鸟作品集》。

2006年作品人选《中国当代美术全集-花鸟卷》,同年出版《崔瑞鹿专辑》。

2007年应毛主席纪念堂特邀创作作品《芙蓉国里尽朝晖》。

2009年应中央电视台特邀拍摄《写意春秋-当代写意画家崔瑞鹿》,应河南 卫视特邀拍摄翰墨春秋《画家崔瑞鹿》;同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 中国花鸟花坛名家-崔瑞鹿作品》。

2012年为北京市政府招待所创作巨幅画作《山岳锺英》(7.5x 4.1米)及 《盛夏图》(3.3x 1.45米)。另,《艺术传略》被收人荣宝斋《当代画家名 录》、《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国内外多部大型名人辞书。



师承传统  自成一家

——崔瑞鹿的写意花鸟画


中国画注重师承传统,同时提倡自成一家。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论述学画时说:“其始也专以临摹一家为主,其继也则当遍访各家”,“初则依门傍户,后则自立门户。”松年《颐园论画》中说:“吾辈处世,不可一事有我,惟作书画,必须处处有我。我者何?独成一家之谓耳。”


李苦禅先生(1899-1983 )是现代中国写意花鸟画大家,门下弟子众多。李苦禅的入室弟子崔瑞鹿,原名崔瑞禄,1944年生于北京,自幼爱好绘画,16岁起师从李苦禅长达24年(1960-1983 )。崔瑞鹿对李苦禅的师承时间既长,用功也深,从人格画品到笔墨修养,他都一一传承下来,甚至他的斋号“鹿苑”(印度佛陀初次说法的圣地鹿野苑的略称)也与“苦禅”(佛教苦行僧,“苦”即佛陀初次说法的“四圣谛”之一)精神一脉相承。李苦禅特别重视人格,并把人格与画品、笔墨联系起来,认为“画的价值,重在人格”“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姜夔论书法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崔瑞鹿也认为“学画先学做人”“先学好做人,画才能正”“笔墨一个点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来”,他一直把恩师李苦禅奉为人格高尚、画品精妙的楷模。李苦禅重视读书,认为“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画家要有书法、诗词、音乐、哲理等文化修养,画才能高;崔瑞鹿也认为读书非常重要,文化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绘画境界才能升华,才能有书卷气。李苦禅重视笔墨,主张书画相通,认为中国写意画“笔笔皆需写出而非画出,写者,以书法笔趣作画也”“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崔瑞鹿也认为笔墨非常重要,超过造型,“书到高处就是画,画到绝处就是书”。崔瑞鹿不仅亦步亦趋地追随李苦禅的大家风范,颇得苦老亲炙真传,专精一家,而且转益多师,遍访许麟庐、秦仲文、郭味蕖、黄永玉各家,并师承徐青藤、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诸家,全面师承中国写意花鸟画传统,终于在苦禅门下自立门户,自成一家。


在中国文化传统包括写意花鸟画传统严重流失的当下,崔瑞鹿以继承传统为使命,强调继承传统比所谓创新更为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墨守传统、不思变革、毫无个性。师承传统贵在“师其意而不师其迹”(唐志契《绘事微言》)。“仿古正惟贵有我之情在耳。假舍我以求古,不但失我,且失古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现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自述:“余每作画,意欲自立门户,以似古人深为耻。”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原名李英,是齐白石的得意门生,齐白石称赞其“众皆学我手,英也夺我心”。李苦禅也教诲学生:“学人家的法子,画自己的思想。”崔瑞鹿谨记齐白石的告诫和李苦禅的教诲,坚持“学先人的笔墨,画我自己的东西”。由于接受的是中国画传统的师徒传授的教育,而不是西式美术院校的教育,崔瑞鹿的写意花鸟画创作的显著 特点是笔墨重于造型。他认为中国写意画主要不是造型问题而是笔墨问题,造型问题比较简单,“一个鸡蛋加一个枣就是鸟”,而笔墨问题相当深奥,如果没有精湛的笔墨,造型 再准也没有生命力。笔墨确实是中国写意画的精髓。笔墨比造型更带有生命的痕迹,更能够表现画家的个性,更容易形成独特的风格。中国写意画名家之所以能够“处处有我、独成一家”,主要是因为处处有我个性化的笔墨。崔瑞鹿坚持“学先人的笔墨,画我自己的东西”,实际上他经过几十年写意花鸟画的学习与创作,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写意花鸟画技法,已经把先人的笔墨化为自己的笔墨,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正如王昱《东庄论画》所说:“惟以性灵运成法,到得熟外熟时,不觉化境顿生,自我作古,不拘家数而自成家数矣。”李苦禅擅长画鹰与荷花,崔瑞鹿也爱画鹰与荷花,但二者的造型不尽相同,二者的笔墨迥然有别。李苦禅画鹰造型夸张,笔墨锋芒外露;崔瑞鹿画鹰造型写实,笔墨沉静内敛。李苦禅的《盛夏图》画荷造型疏散,笔墨雄健朴厚;崔瑞鹿画荷造型简洁,笔墨空灵秀逸。这两种不同的笔墨风格是由两位画家不同的个性气质所决定的。崔瑞鹿的写意花鸟画正是师承传统而不拘一格,以沉静内敛、清雅秀逸的个性化的笔墨风格,在当代中国写意花鸟画坛中卓然独立,自成一家。

王镛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华书画家杂志社总编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目录

2  高凤翰诗意图

4  墨牡丹

6  园中小景     

8  

10  爱莲图

12  彩竹   

14  略师八大山人意•鱼

16  略师八大山人意•芭蕉竹鸡

18  辛弃疾诗意图

20  紫藤

22  鱼乐图

24  蕉荫图

26  瓜鸟图

28  桃花流水鳜鱼肥

30  沙行鸟

32  富贵白头图

34  多子图

36  鹭柳春风

38  抬头见喜

40  野趣

42  略师八大山人意

44  听涛

46  和为贵

48  

50  喜从天降

52  种瓜得瓜

54  濯清涟

56  一跃龙门去不停

58  鹭鸶

60  仿朱耷笔意

62  爱莲图

64  郑板桥诗意图

66 略师青藤山人意

68 英雄卫士

70 荒漠之秋

72 野趣图

74 爱莲图

76 西窗一雨无人见

78 丰年

80 一鹭莲生

82 年年有馀

84 雾里观花花更俏

86 喜从天降

88 墨牡丹

90 秋趣

92 月晓风高欲坠时

94 富贵白头

96 未出土时便有节

98 世世如意

100

102 一壶千金

104 秋趣

106 远瞩

108 大富贵

110 江南风景好

112 鱼乐图

114 新雨后

116 略师八大山人意

118 不鸣则已

120 江南风景好

122 清气

124 爱莲图

126 迎春


版权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