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艺术教学与研究
- 作 者:邹德旺
- 出版日期:2014-09-30
- 出 版 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059-9052-4
- 价 格:58元
本书简介
本书隶属于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艺术当代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zd-01)。作者身兼导演与教师,在舞台艺术方面具有丰富的导演经历,其导演作品多次获得重要奖项,除此之外,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戏曲导演与影视导演两门专业的重要课程,将舞台导演与讲台教学巧妙融合成为作者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导演艺术的教学与研究自然成为本书的论述重点。本书具体内容大致三类:“实践篇”着重总结作者在戏曲、话剧、影视艺术方面的实践经验; “教学篇”重点探析如何将前述经验巧妙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感悟篇”主演阐述作者在艺术理论、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独到领悟。此书处处真知灼见,字里行间洋溢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实为佳作。
作者简介
邹德旺,山东昌邑人。中国戏曲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书记兼副主任、副教授。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艺术硕士。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戏曲导演创作及理论、影视导演基础教学实践及理论,所教授课程有“表导演基础”,“戏曲音乐”等。发表《戏曲功法与内心体验关系》《浅谈戏曲导演对剧作的把握》《戏曲导演艺术构思中的“打击乐”因素》等数篇论文,主要科研成果有《京剧打击乐的戏剧功能》《戏曲影视导演基础》《戏曲导演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研究》,曾获北京市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导演的作品有京剧《李渔》、话剧《隐婚族》分别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导演金奖,仫佬戏《玉笛情缘》获广西戏剧展演桂花奖。曾出演多部影视剧。曾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交流活动。承担北京市科研项目“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艺术当代发展路径研究》重要成员之一。
目录
序言
专攻与通达——邹德旺《导演艺术教学与研究》序言 谢柏梁《德旺书稿》序 赵伟明
教学篇
艺术创作之源——导表演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
对戏曲影视导演专业表导演基础课教学的思考
戏曲导演艺术创作方法的研究
一方氍毹 无限空间——戏曲舞台调度的几项原则
京剧表演的空间艺术
导表演训练与短片拍摄的关系——从舞台表演向影视表演过渡
京剧打击乐的戏剧功能
戏曲导演艺术构思中的打击乐因素
戏曲导演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之思考
欲望在道德与审美之间──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戏曲改编
电影与精神分析——美国电影《美国丽人》的心理现象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戏曲借鉴——影视导演专业的戏曲教学
实践篇
戏曲导演对剧作的把握——以《李渔》的导演创作为例
纸笔当歌,墨韵人生——新编京剧《李渔》导演创作谈
高山流水双笛合,清风浩荡和谐歌——大型仫佬戏《玉笛情缘》导演创作
从导演的角度探讨戏曲音乐创作——音乐塑造民族风,仫佬新曲传真情
时尚的潜隐,无奈的幸福——话剧《隐婚族》的排演心得
戏曲功法与内心体验的关系——李紫贵戏曲导演思想与方法
“老戏新排与新戏老排”之本质
对昆曲传承问题的几点思考
从当代戏曲舞台导演活动看戏曲导演的创作发展
非是亲生,胜似亲生——豫剧《三娘教子》中的母子关系
戏曲与电影的融合——戏曲电影的美学特色
博学多思、凝练思路、促进发展——出人出戏以剧目为重,打造创作实践基地
戏曲的多元融合与创新
感悟篇
谈谈教师的亲和力
在困境中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创新”的两种维度
“文艺理论”的特殊性
青春的“剧”汇,梦从这里开始——与“一二九”戏曲节和大学生艺术团的情缘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之探讨
专攻与通达
——邹德旺《导演艺术教学与研究》序言
多年来,我看到德旺的艺术创作日臻进步,看到他的教学感悟逐渐在蔚为系统,就提议说,这么多的经验可以总结,感悟可以深化,思绪可以延伸,当然可以结集成书。就艺术院校的教师而言,大部分从事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同事们,其实都应该有一个从实践类人才到教学类人才、从教学类人才到教学理论型复合型人才的转型过程。因此,德旺的个人感悟,不仅是对自身发展历程的记录,也可能会使艺术院校的老师乃至学生们,有所感悟,受到启发,从而使得实践与理论更好地结合起来。
这是一位从谏如流、做事有效、践行有谱的人。当德旺将其厚厚一叠书稿送到我面前时,哪怕我确实为一些朋友的新著写序彰扬过,但面对德旺这叠沉甸甸的心血之作,我还是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的朋友们通常都是中文系的高材生,著书立说,原本是他们的立身之本;但是德旺是一位实践为主的艺术家,他能够实践理论两不误,左右逢源,相得益彰,言必信,行必果,以书稿作见证,用文章来反思,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蔚为著作,这就令人感佩。
德旺作为山东大汉,自小在中国礼仪之邦的首善之地得到了耳濡目染的教化。其仙乡昌邑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古称鄑邑、都昌,早在春秋战国时为晏子食邑、孙膑封地,秦朝设县,宋朝定名,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沿革史。晏子的外交方略,孙膑的军事智慧,都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文武之道。历史传统的诸般文化基因,总会天宇散花,有形无形,点点滴滴地洒落在后人的践行与思考中,我相信德旺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韩愈在《师说》中云: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德旺从中专到大专、从本科到研究生,先后所拜过的不同专业老师有太多太多,得到了太多老师们的关心和栽培。他从贤师们的言传身教中,受到了很好的艺德教育、人格养成和专业训练,他所师从的老师中有著名导演李紫贵教授、朱文相教授、金桐教授、赵景勃教授、逯兴才教授、杨飞教授、何秉尧教授、徐春兰教授、裴福林教授、赵伟明教授以及王诚教授、任枫教授、姚德林教授、刘越教授等,春风化雨,尽是老师之恩德,茁壮成长,皆传长者之衣钵。
也正因为如此,从山东省艺术学院到中国戏曲学院任教以来,德旺特别重视自己作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他把当年老师们对他在人格养成和专业知识上对他的悉心传授传下来,并渴望将其逐步回报给自己的学生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他都愿意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后辈亲人来对待。
把这种承上启下的学统推而广之,德旺发挥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大学期间,他所在的导演系九四班获得过“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在导演系期间,在他精心组织和细心安排下,导演系连续获得田径运动会五连冠的好成绩。在导演系工作担任班主任期间,他所管理的2005级戏曲导演班获得“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到戏文系工作之后,戏文系的班级同样获得了北京市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开卷有益。打开其书稿,您会很快发现这是一位将其专攻与通达结合得特别妥帖的“达人”。从专攻上看,德旺先后从事过打击乐、导演乃至编剧创意等专业,而且都经过科班的正规教育。他先后担任过《挑滑车》、《八大锤》、《杀四门》、《百花赠剑》、《秦香莲》等剧目的伴奏,获得了大家的好评。戏曲中的打击乐又称“武场”,实际上是戏曲艺术在节奏方面的体现,在情感呈现上的强调,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执行着指挥的功能。我们在一起开会的时候,常常看到他在不经意当中用手指轻轻地敲击着节奏,这正是下意识的打击乐专业人员的职业习惯之使然。
由此出发,他又改学导演,从一定程度上的武场指挥转型到戏剧舞台上的总指挥,导演成为其安身立命的主专业。以戏曲导演为主体,话剧导演为侧翼,他所导演的作品有京剧《李渔》、话剧《隐婚族》,并分别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导演金奖。其导演的仫佬戏《玉笛情缘》,将一个特有的少数民族剧目搬上舞台,获广西戏剧展演桂花奖。近些年来,戏文系同学的作品增添了舞台演出的可行性元素,这也与德旺从导演思维上启发同学们的文学创作有着一定关系。
在表演方面,德旺也有一定的开拓。他的歌唱得很好,曾经在诸多场合中表演,具备专业歌手的潜质;他又参加过一些话剧影视的表演,并将其艺术实践经历汇聚成为导演教学的经验,因此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专攻与通达,看起来互不相干,实际上息息相关。有了不同专业的深入学习,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通达。《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后汉书•郑兴传》:“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遂积精深思,通达其旨,同学皆师之”,将专攻与通达的关系阐明得极为精要。正是因为在相关而又不同的专业上都有修炼,同时又能集合不同专业之所长,形成总体性思维和宏观掌控的基调,所以德旺又逐步从艺术上不同的“专攻”,转型为一位艺术管理者。
早在大学年代,他就曾连任中国戏曲学院第五、第六届两届学生会主席,组建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并担任大学生艺术团团长,并获得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他曾带领大学生艺术团在二十几所高校进行戏曲知识普及性演出活动,代表北京高校大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特约嘉宾录制《倪萍访谈录》。他曾多次导演大型文艺晚会,并多次参加社会活动的评委工作,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及艺术演讲活动。最为出彩的事,是他带领学生参加2008年奥运会闭幕式演出活动,并获得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共青团、北京市学生联合会颁发)。他所主办过的一系列大型活动,都赢得了校方和同学们好评。
中国戏曲学院历来就是一个藏龙卧虎的艺术大学,要做几届学生会主席,从上到下,要协调方方面面的事情,要做得大家基本满意,谈何容易?现在的教师,常常以老于世故的心态,认为做学生会干部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我却深以为然,认为做学生会干部既是奉献,又是锻炼,还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充分体现。我自己读本科时是学校学生会的宣传委员,读硕士生时是文体委员,读博士生是学习委员,尽管始终不具备领袖气质,一直当不成学生会主席和研究生会主席,但却对学生会干部心怀敬仰,因为只有德才能勤诸美具备,才可能做好学生会的干部。
记得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先生,在担任我们所带的博士生论文答辩主席时,曾对我说,现在看起来,做大学学生会干部和团委工作,尽管不拿工资,也耽误了一些专业学习的时间,但是却很能锻炼人。好多在专业上、在管理上有所成就的人,多年前都做过学生会和团委的工作,所以从小就能够更多地理解人,具备协调工作的经验。
正因为德旺在学生会工作中历经磨炼,这才能够理解人和团结人。哪怕他在不同系部工作,也能够人走茶不凉,我就经常看到学院其他单位系部的诸多师生们还是常常出现在他的戏文系办公室,看他以励志的心态继续指点山河,以务实的原则为大家排忧解难。在学院干部前往延安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有德旺才能调动诸多院领导引吭高歌,把生活的情趣与工作结合起来,使得大家都在赴延安学习的漫长行程中,感受到官兵一致的平等心态,感受到生活在阳光与快乐情趣的美好氛围。
这些年,德旺在戏文系担任要职,又对戏文学科与剧本创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他对学生剧本的看法,能够从场上调度的原则出发,能够给予同学特别具体的建议。在导演戏文系师生的作品时,他对戏文系师生的书卷气十分佩服,但是又指出要更加具备舞台上的画面感、场面感和节奏感,这才能够将剧本写得更活,更有可供扮演的空间。
三年来,我与身为直属党支部书记和副系主任的德旺,彼此之间配合得非常默契。许多问题,我们不仅仅是一谈就通,更在于相互之间尽管没有事先商量过,但却有着同样的灵感或者共同的看法。这些看法的一致性当然首先是根植于对戏文系共同事业的追求与践行,也与我们都当过多年的学生会干部的前史息息相关,在通达、包容、理解的基础上,做好一桩桩有益的事情,这正是学生会干部的基本素质。
正是基于德旺在戏文系触类旁通、趋于通达的认真工作,所以戏文系的班集体曾经获得北京市优秀班级的称号,他本人也曾获得北京市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在强手如云、高校林立的北京市党务工作者名列前茅。这也为戏文系和中国戏曲学院争得了荣誉。
我个人特别感动的是每当戏文系同学外出进行艺术实践的时候,德旺始终冲在第一线,带着同学们转战南北,访问大家,观看剧目,乃至跋山涉水,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记得有一次出行在江西,德旺和同学们意外地得知那天是我的生日,于是大家热情洋溢地为我高歌,此起彼伏,一路和歌,这令我心生感动而难以忘怀。窃以为这是世界上最为高贵、最为华彩的生日庆典啊。
有的人认为带学生出去社会实践非常惬意,但是这其中的辛苦和责任感,却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得到的。上百人出去,要是哪一位同学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心态和学院的评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出现哪怕是一次小事故,这就是我和德旺的沉重心态。这几年来,德旺几乎每一次都主动率领同学们行万里路,这让我省了不少心,免去了诸多牵挂,也使得我在特殊情况下离开大部队,去参加学院和文艺界的重要活动有了一个放心、安全、可以倚重的理由。
这些年来,德旺在管理层面之外,又连续导演了一系列颇有口碑的好戏,又能够在艺术感悟上蔚为系统,著书立说,这都体现出其更加高远的追求,更加丰硕的成果。专攻于编导,通达于事业,由专到博,因博返约,这正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和专业型的管理者所必须经过的跋涉之道。
岁月鎏金,学院长青。德旺正值年富力强、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年华。我相信他将会不断努力,与戏文系和整个中国戏曲学院的生存荣辱息息相关,做出更多的成绩,获得更好的评价,收获更好的口碑,与时倶进,共同取得各方面更加灿烂的丰收。
是为序。
《德旺书稿》序
德旺,山东汉子的性格,学习能用心,做事不惜力。有几件事情我印象深刻。一是他从戏曲音乐专业转入戏曲导演专业学习,这个跨度不小,既是机遇又是一道坎。然而,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他全身心投入,迅速进入状态,悉心领会每个教学元素和教学阶段的专业训练要求,在老校山字楼501这个空间,他是个活跃分子,每一次的课堂作业和专业汇报,他都是导94班道具服装准备最充分的几个人之一,作品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好评。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学院提供的服装道具相当可怜,主要靠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对专业的痴迷。二是我们一同为戏曲影视导演专业学生讲授导演基础课,他指导李小兵同学创作以中越边境前沿为题材的事件小品,大幕一开,十分震撼,一看就知道是德旺的手笔,他用导三排的积木和道具搭建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前沿阵地,能让人联想起层峦叠嶂的群山和滴着岩水的猫耳洞……。三是我请他帮忙共同导演评剧《雁南飞》,虽然排名第三,但他却没有为名所累,提出许多想法为戏增色不少,特别是在舞台节奏的把握上做得较为出色。当年排这个戏没有经费,戏文系出了300块钱,德旺利用这点钱把戏里所用的重要道具都置办齐了。四是我在导演系做党支部书记时,德旺担任支部组织委员,有一次因为支部工作问题,我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后来为此感到十分后悔,想到他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应该理解他才对。我心里嘀咕:德旺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会不会系上扣啊?后来,我找机会跟德旺提起此事,请他谅解。没想到他当即恭敬地对我说:“哥,我们在一起处了这么多年,我还不知道你吗?”原来,他一直以来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且心胸坦荡,为人大器。这时候我觉得,在从来对我喊赵老师的德旺面前,有一种释然的感觉,甚至还有几分惭愧和自责。德旺确实是条汉子。
德旺的这本书凝聚了他的心血和心力,学术视野相当开阔。书中涵盖教学、创作、管理的多方面的内容,来自于教学一线,来自于导演实践,来自于辛勤汗水。书中有真金白银,也有散碎珠玉,这是对智慧的奖赏,也是对劳动的报偿。进一步讲,书中有更深的耕耘,更精的研析,更广阔的空间,更高远的追求。这一点,德旺自己的认识也很到位。
“教育者首先是受教育的人”。读者朋友和各位专家学长权可将德旺的这部书当作是一份老学生的答卷,给予品评,给予点拨,给予纠正。得高分则砥砺精进,得低分则鞭策再来。我相信再修远的路途,德旺定然会求索不止。
-
-
学校管乐团训练教...
作者:唐嘉宏简介:
-
-
学校管乐团训练教...
作者:唐嘉宏简介:
-
-
学校管乐团训练教...
作者:唐嘉宏简介:
-
努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全国文艺界...
2022/10/18 -
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2022/06/21 -
推动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
2022/03/02 -
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年度工作表彰大会暨202...
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