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中国文艺家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图书>学术>艺术学>正文
图书BOOKS
  • 艺术学新视界: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论文集
艺术学新视界: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论文集

艺术学新视界: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论文集

论文集分为”艺术学理论:新学科·新方法·新视野“、”边界研究:艺术学·美学·文艺学“、”关系研究:艺术史论·美学史论·门类艺术史论“、”艺术管理与艺术教育“四个部分。探讨了当前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学研究的新问题 、新挑战,特别是艺术学研究方法论、艺术史研究的相关问题等。
  • 作 者:凌继尧 张伟 了解作者详情
  • 出版日期:2015-03-31
  • 出 版 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059-9716-5
  • 价 格:98元
在线购买 收 藏
图书详情

本书简介

论文集分为”艺术学理论:新学科·新方法·新视野“、”边界研究:艺术学·美学·文艺学“、”关系研究:艺术史论·美学史论·门类艺术史论“、”艺术管理与艺术教育“四个部分。探讨了当前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学研究的新问题 、新挑战,特别是艺术学研究方法论、艺术史研究的相关问题等。


作者简介

凌继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凌继尧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艺术学学会会长等职务。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学、美学、设计艺术学等,著有《美学十五讲》、《艺术设计十五讲》等著作。



目录


001/凌继尧 前言


艺术学理论:新学科·新方法·新视野
003/凌继尧 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012/王廷信 从艺术门类间的关联性看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
017/王德胜 “微时代”的美学
029/田川流 论公共文化服务的当代意蕴与发展路径
042/张伟 关于艺术学理论研究方法的思考
052/夏燕靖 艺术史的存在与治史路径探究
066/李倍雷 中国艺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074/聂伟 新世纪以来内地与香港电影合拍片产业发展研究
089/宋伟 当代艺术学理论:历史形成、学科定位及理论架构
099/刘茂平 后审美时代及其基本特征

110/徐子涵 解析中国艺术中的“意境”
119/王谦 艺术学理论学科视野中的艺术及其价值
127/刘军平 艺术学视野下中国现当代批评的大众化建构
133/陈细义 论“艺术虚拟现实”及其特征的演变
142/杨波 从现代艺术视角论艺术的形而上维度
148/吴晶琦 大众文化对艺术的影响研究
153/齐伟 从误读到正解:1980年代电影“文学性”论争的再考察
165/黄望莉 朱婧 ECFA框架下华语电影的新走势
172/杨艾璐 杨宇 寻找时代与主题构建中的视觉维度

边界研究:艺术学·美学·文艺学
181/朱志荣 论艺术的边界
191/及云辉 全景画:一种特殊的综合性艺术
198/罗中起 艺术作为活动的本体意义与社会功能
211/赵笺 论视觉艺术研究中“视觉性”概念的边界与局限
218/刘剑 艺术学与美学的分界
224/李新 如何理解中国抽象绘画艺术
230/黄永健 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三个转向
236/李轶南 《周易》对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思想影响管窥
243/谢兴伟 诗意的摹拟:席勒的悲剧艺术观
252/李伟 刘坛茹 “枯树”与“浮木”

259/王进进 “女性观众”之谜
265/甄玉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71/饶黎《 蒙娜丽莎》的经典化与媒介

关系研究:艺术史论·美学史论·门类艺术史论
285/徐子方 艺术史认识论
297/李荣有 音乐图像学的中国传统及在艺术史研究中的作用
306/赵晓红 文人与宋元艺术
314/马卫星 阿多诺是马克思主义音乐社会学的积极探索者
322/尹文 艺术学理论与美学、文学、文艺学理论关系之辨析
330/张自然 从研究对象及特点看艺术史与门类艺术史之关系
336/沈亚丹 天人之际:宋代绘画中的云喻
348/贾明哲 王世镗的章草创作及书学理论研究
354/董睿 形式与意韵:高克恭山水画解析
360/尹成君 《芥舟学画编》主要画论思想探究
368/陈珂 戏剧发生形态初探
388/张大新 樊粹庭剧本创作的美学思想
395/张婷婷 论艺术学学科建立对戏曲研究的影响
402/简圣宇 当代视域下的传统文本
407/闵靖阳 “十七年暠美术意识形态批评的演变
416/王红 陈亮 一则地域文化的美学探析

艺术管理与艺术教育
427/张冬梅 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情感缺失及其对策
434/马古兰丹姆 戴伟民 新时期体育院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性研究
441/章旭清 我国高校应用型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447/黄柏青 理论缺失的危险
453/孙薇 对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探讨
457/赵澄 香港艺术村营造与开放的启示
464/赵锡淮 对戏曲专业院校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470/陶亚萍 高校艺术专业招生考试改革探析
476/杨宏鹏 论视觉素养教育在摄影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481/胡玲玲 艺术院校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初探
486/张伟 杨爱璐 艺术学理论的新视野与新方向


前言

凌继尧


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论文集《艺术学新视野》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以往九届的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都印制了会议论文集,其中部分论文会后刊登于学会会刊《艺术百家》、《艺术学》丛刊、《艺术学界》、《艺术学研究》和其他刊物。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论文集由出版社整体结集出版,尚属首次。在这里,我代表全国艺术学学会向中国文联出版社及社长、总编辑朱庆同志,以及为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的成功召开和会议论文集的编选工作付出了大量艰辛劳动的鲁迅美术学院张伟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


论文集设置的四个栏目体现了执行主编对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它的二级学科设置、它与其他门类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设计学等)和相邻学科(美学、文艺学)的关系的仔细考量和匠心独运。


艺术学于2011年升格为学科门类后,经过各单位的申报、评审,国务院学位办于2011年10月颁布了具有艺术学理论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的名单。在艺术学门类的五个一级学科中,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最多,为20个。其他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数目是:音乐与舞蹈学12个,戏剧与影视学15个,美术学13个,设计学12个。


艺术学理论博士点的数量,在艺术学的五个一级学科中居第一位,这对艺术学理论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来经过全国艺术学学会各届年会的反复讨论,我们已经达成共识:艺术学理论是对艺术做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而各种门类的艺术理论研究某种具体的、特殊的艺术。


艺术学升格为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后,很多学者对艺术学升格的意义、升格后的学科建设和专业目录设置、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发展取向、学科属性和价值纬度等进行了思考。这本论文集中的一些论文延续了这种思考,它们阐述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艺术学理论的历史形成、学科定位和理论架构、艺术的边界、艺术学理论与美学、文艺学的分界等。


艺术史是艺术学理论的一个二级学科,也是一个研究的难点。难就难在它不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各种门类艺术史的集合。虽然它要依据门类艺术史如音乐史、舞蹈史、戏剧史、影视史、美术史、设计史等的研究成果,但是它研究整体的、宏观的艺术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如果我们把艺术说成艺术世界的话,那么,世界史的研究方法值得艺术史研究借鉴。有的世界史研究者指出,世界史当然要囊括全世界各地区、国家的历史,这就使世界史成为一个庞大的集合体。但是,写世界史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都写进去,而只能选择主要的、有世界性影响的事件、人物、国家和民族。世界史通过对复杂的世界历史进程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再现人类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揭示人类历史前进的不可逆转的进步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同样,不能把艺术世界中纷繁多姿、形形式式的艺术现象都纳入到艺术史中。


任何一部科学的艺术史都有理论和体系,它像世界史一样,需要回答四个问题:1。叙述的单位是什么,是某种艺术门类、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还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2。艺术是怎样发展的,是中心与边缘式的,还是先进与后进式的。3。这种发展的动力是什么。4。各种艺术门类的共性与特性是什么。本论文集中的一些论文研究了艺术史的存在与治史路径、艺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对艺术史的认识、艺术史与门类艺术史的关系等。


艺术管理是艺术学理论中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二级学科。全国艺术学学会下属的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多年来工作卓有成效,主办了很多学术活动,本论文集中也专门设置了艺术管理的栏目。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祝愿艺术学理论研究迎来更加繁荣的春天。


相关推荐